羅振宇先生在《時間的朋友》跨年演講中提出“我輩創業者以何態度做事”,隨即拋出答案:直面挑戰,躬身入局!隨后引出一則故事,這個故事出自曾國藩《挺經》中第一部分《入局》,其從“入局”的角度,表述只有躬身入局,才能成事。曾國藩把這種人叫“躬身入局的人”,而我們則把這種人叫“做事的人”,“做事的人”就是必須把自己放進去,把自己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變量,才能把握好所創事業的大方向。
陸游在教子詩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中寫道,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,我理解的就是他把躬身實踐定義為做事,定性為直面挑戰,這與時代呼喚的“實干”不謀而合。
作為高新公司一名中層干部,我認為的躬身入局,首先就是要俯下身來,找準自己的定位。在加入科發這8年的時光里,很榮幸參與并見證了科發的成長與壯大,科發成長壯大為科技城建設的主力軍,我也成長為高新公司的中堅力量。讓我感動的科發人,給了我無限力量,特別是俯下身來的科發高新人,在討論設計方案的每一次通宵達旦,在項目建設的烈日下每一滴汗珠,在營銷收入上的每一次的捷報頻傳,在疫情防控的志愿隊伍里每一回沖鋒在前,高新人都俯下身來都克服重重困難,當好了科發的建設者。
躬身入局,就是要虛懷若谷,按角色辦事。綜合辦的工作就是“大事、小事、事事纏身,上級、下級、同級,級級來找”,作為公司內外樞紐,就是要做好對每一項工作的調查、研究,謙虛謹慎,做提供公司建議方案的輔助者,支撐到位不越位;就是要狠抓執行,苦練內功,做公司目標任務考核的承擔者,擔當不推諉;就是要抓能力建設,以身作則,做下屬員工發展的支撐者,授權不授責。
躬身入局,就是要砥礪前行,以攀登者的姿勢直面挑戰。前不久,中國珠峰測量登山隊不懼挑戰,再登世界之巔,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高度。而科技城的建設,也體現了我們的科發速度,會展中心一、二、三期拔地而起,科技城大道四通八達,安昌河綜合整治的生態景觀,全國最大的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,到目前集中發展區核心區科技之心將形成的“雙心帶動、T軸引領、濱河開展、綠廊滲透”空間結構,都是用我們科發人久久為功,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,攀登的一座又一座的高峰。
躬身入局,就是要篳路藍縷,開創科發新時代。我們是科發發展的親歷者、見證者,科發也會以我們的的出彩而熠熠生輝!后疫情時代,看似挑戰重重,實則新機孕育其中。以5G、大數據,人工智能為主的新基建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,數字經濟、智能制造、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加速成長,呈現出巨大的韌性和潛力,也是我們科發面臨的新機遇。
面對機遇,要馬上行動,切不可坐而論道。躬身入局者,乃有成事之可冀,做行動派,不要做空想家,不管未來面對何種挑戰,既要審時度勢、捕捉新機,更要躬身入局、爭得先機。
綜合辦 李婕妤